冷门书屋 - 耽美小说 - 一九七六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一九七六

作者:阿赦

文案

林雨声(1960.10.1—1976.9.?),作家。著有兼自传、历史、爱情的,1976年死于自杀,卒年未满十六岁。林雨声去世后很久,人们才发现这本,中国的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间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被记录了下来。我们在此书中知晓了林雨声曾是一个在外界的迫使下变得极其早熟、聪慧的孩子,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林雨声甜蜜与痛苦交织、填满了整个少年时代的同性的爱情,并揭晓了他自杀背后隐秘的缘故。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LoveIsNotImpossible

内容标签:因缘邂逅青梅竹马虐恋情深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雨声,李言笑┃配角:-┃其它:-



如果我能够,我将写下记忆里中国的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为言笑,为自己,为那过去了的时代,为这世界的将来。

时光之河永往直前,那些破碎的时光,就如同一本仓促的日历,还未来得及展平,就被无情地撕了下来。尽管我没有看到梦幻中的二十一世纪,然而我能料到,那会是一个琐屑、繁忙的时代,极少的东西能透过时光的指缝,被存留下来——而那大部分的东西,便不复存在。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专属的见证人,有的人用画作,有的人用诗歌,有的人用收藏品。我希望在自己死前,留下这样一本书,这本书见证着我和李言笑的往事,我们的往事见证着那个年代。

那是一个狂热的年代,即使人人都穿着或蓝或黑或军绿的衣服,然而“红色”却仍与它匹配。那个年代像一个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无法逃脱,难以抹去。

我现在常常做这样的梦:我置身故宫前,疯狂的红卫兵们高举着主席的画像,大喊着口号朝我奔来。我苦苦哀求,祈求他们听我说几句话,向他们讲明道理,然而他们眼中有种服了毒一般的偏执,根本不理睬我。人,明明是可以辨别善恶的;但,为甚麽,这个时代如此疯狂,它夺走了数亿人的良知。

这便是中国的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犹如一场太不真实的梦魇。相比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更喜欢叫它“十年动|乱”。

这十年,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它毫无因由地发起,又在一瞬间垮台。它席卷了无数无辜者的生命,摧毁了无价的财富。当历史否认它的时候,许多中国人都明白了这种黑色幽默——极端荒谬的年代,极端荒谬的历史。

我叫林雨声,生在一九六〇年,十月一日,出生地点江苏连云港,无兄弟姐妹。

同辈人中,我是唯一一个用阳历庆生的。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最早的记忆中,一到我的生日,父母都歇一天假在家陪我。广场上,人们举行隆重的宴会,晚上还有免费上映的电影看。

年少的我一直以为,人们在庆祝我的生日。就因为这个,我似乎有了那麽点资本,认为自己比别的小孩子稍高一等。而奶奶告诉我,我与国家的生日交叠,这就意味着我的一生必定与国家紧紧捆绑在一起。

我一共有过三个名字。刚出生时,家人通过激烈的讨论,认定了我爷爷为我起的名字,林庆华。一九六六年,我六岁,革命刚爆发。父亲为了隐藏我这个资产阶级的小崽子,为我改了个极为大众的名字,林慕东。

这个名字一看就知道其深层意是:林家人仰慕主席。我记得当时的大院里,叫念东、献东、东时的多得是,还有最直白的——有一个一九六六年出生的小孩,每天淌着鼻涕到处跑——他父亲叫他张文|革。

第三个名字,是一九七三年诞生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名字——林雨声。

这个名字是李言笑帮我起的,是一个很应景的名字——当时我们正坐在后院的台阶上看雨。李言笑长我五岁,他短暂的一生影响了我短暂的一生。李言笑和我母亲一样,骨头硬朗,极其自尊、正直、宁折不屈,是肯为真理奉献出生命的。可以说是命运的造化,也可以说是性格使然,我们的结果都必将是自杀。当然,这是后话。

几年间,我身边最重要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我亲眼见证着一些文化人、正直的君子被逼得走投无路,稍稍有头脑的人就会知道,“文|革”无疑是一场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动乱。而红卫兵们依旧高声喊着“主席万岁”、“阶级斗争是纲”……

我不能说恨他们,我想你知道——当你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你会哭,你会痛苦,但当你接二连三地失去,直至一无所有,你就会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蹩脚的玩笑。上帝在天上饶有兴致地着你这个可怜的人,想看你会怎麽做。你抬起头给他一个笑,无论是大笑还是苦笑,都是在叙说着自己的释然:这个玩笑不可笑,但我决定,在这个玩笑里继续努力地活着。

我就是这样一种心境。

下面该说一说我的出身。我的出身对我今后的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不是我比较特殊的背景,我应该不会遇到李言笑,我的生命也会完全不同。

姥姥、姥爷去世得早,抗日夺走了老爷的生命,我只在一张古老的黑白相片上看到过他们。当时他们正值三十而立,姥姥穿着绸缎旗袍,裹着小脚,气质典雅,笑容清丽;姥爷则生得浓眉大眼,穿着稀少的呢子大衣,腰背挺拔,显得格外精神。

我的爷爷是大资本家,他出身书香世家,却不喜欢念书,他有着发达的经商头脑。十八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年轻的爷爷在广东、福建当盐贩,赚到了许多钱。他拿着这些钱衣锦还乡,置办家业,兴办私塾,购买了面积相当的农田,雇佣贫农耕种,很快成为家乡首屈一指的富豪。

我的奶奶也出身显贵,属于标准的千金大小姐,据说她的堂叔在前清当过官。她和我爷爷青梅竹马,两人的婚姻由双方父母一手承办,婚礼极为隆重。我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她留下来的嫁妆,都精致无比,有一些是大清宫殿里的玩物。

父亲一向是不怒自威的,他不苟言笑,有着一般男人不具有的压抑和稳重。只有谈及小时候,他才会神采奕奕,话也多了起来,眼睛里透出些孩童般的希冀,仿佛回到了从前。

那正是林家的流金岁月,爷爷有一妻一妾,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因为战乱,最后活下来的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父亲是爷爷的唯一一个儿子,自然是宠上加宠。

“参加典礼甚麽的,轿子是少不了的,夏天绸缎冬天袄,抗日的时候也没怎麽挨过饿,